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

「學前資優班」全盲小旻諼 音樂天賦與生俱來

記者林麗雪/報導 04/01 03:10

「我的心想念爸爸,媽媽爸爸愈高興,小朋友愈可以吃東西…爸爸是我生命的唱名。」5歲的蔡旻諼雙眼全盲,自彈自唱她1個月前創作的「想念爸爸」曲子,神采飛揚,令旁聽者動容。至今她已創作出8首曲子,另一首「晟維坐在車底下」是她送給「小男朋友」的歌曲,詞曲令人莞爾。

蔡旻諼是台灣師大特教中心主任郭靜姿主持的,國內第一個學前資優教育方案發掘出的音樂資優兒童。這項方案由國科會與教育部補助,經由智力評量、檔案評量及現場觀察等檢測方式,目前共有20名多元智能資優幼童參加,年齡都只有4~5歲。郭靜姿指出,旻諼除了音樂天賦外,身體律動與數學才能同樣傑出。

台師大特教中心特別為蔡旻諼準備了一部老舊鋼琴,每周六下午,鋼琴教室成為醒目的焦點。只有110公分高的旻諼最近特愛踩踏板,半坐半站,小手在琴鍵上飛舞,晃著小腦袋又彈又唱,表情十足。

旻諼出生時即雙眼全盲,而且無法矯治,所以聽過她彈琴唱歌的人,都不免直覺想問她的媽媽陳淑萍,和遺傳有多少關係?「其實,她的直系親屬全都沒有音樂背景。」陳淑萍說,旻諼2歲7個月大時,自個兒在玩具琴前一音不差的彈出童謠「小星星」,把當時正在廚房炒菜的奶奶嚇了一跳,急忙從廚房跑到客廳,驚問媳婦是怎麼回事?

自此,旻諼的音樂天分流瀉而出,只要是聽過的CD,就能一曲曲從玩具琴彈奏出來,不斷帶給家人驚喜。半年後,有一天,旻諼竟然可以右手彈「小星星」、左手奏「春神來了」。陳淑萍說,直到前陣子,她才知道這兩首曲調相近的曲子可以合奏,卻想不透當時女兒怎麼會合奏這兩首曲子。

在台北縣樹林鎮華冠幼稚園長極力說服下,蔡旻諼3歲10個月大時拜師學琴。台灣師大音樂系副教授吳舜文接受學前資優方案委託,目前每周六下午為蔡旻諼一對一教學,授課時常有台師大音樂研究所的碩博士生旁聽,觀察旻諼渾然天成的音樂表現。

吳舜文形容,旻諼現在常以生活周遭的人事物為主題即興作曲,並填寫童稚的詞,這種天賦,加上絕佳的音感,羨煞不少科班出身的碩博士生。由於她有絕佳的音感與音樂潛力,老師甚至規定她不能先聽新曲目的CD,免得「聽了就會彈」,指法卻不對。

蔡旻諼其實並不滿意特教中心的老琴。上周六當她的小指按到高音「#F」時,脫口說出「這個音不對」,一旁聆聽的郭靜姿不由露出喜色,一邊讚美旻諼音感好,一邊保證一定「趕快修好」。
旻諼無法看譜,必須靠聽覺與觸覺學習新曲目。旻諼有絕佳的聽覺敏銳度和音樂潛力,只要聽老師彈過一遍,幾乎就能毫無差錯的奏出主旋律,並自己配上和弦。吳舜文說,這樣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可遇而不可求,這輩子可能沒機會再碰到第二個了。

再過半年旻諼就要上小學,告別台師大特教中心的「學前資優方案」。郭靜姿擔憂旻諼進小學後,特殊的才能與個別差異無法受到特別照顧。郭靜姿表示將會全力協助旻諼父母,為她安排適合的進修之路。

「我什麼時候可以看得見?」旻諼對小學生活還沒有概念,最近卻常會這樣問媽媽和師長。「妳雖然看不見,但很厲害,只要遠遠一聞,就知道媽媽煮的是地瓜湯或南瓜湯。」陳淑萍說,她總是這樣告訴女兒。聽了媽媽的話後,旻諼也總會滿足,繼續高興的彈琴或拉小提琴,從早到晚一點也不嫌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